一、全红婵名气有多大
1、全红婵之名气非常大,是因为她是目前是女子单人10米台和双人10米台的全满贯,包括奥运会和世锦赛。
2、全红婵出名是在2022年的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决赛中,以466分的世界纪录成绩夺得金牌,当时14岁的全红婵每每一跳几乎都是满分,而她的水花消失术从此被世人所知。
3、而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多哈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终于在世锦赛上战胜陈芋汐夺得金牌,这是全红婵首次得到世锦赛的首枚金牌,之前的前三次世锦赛都是陈芋汐拿到冠军,而当时全红婵只拿到亚军。
4、而全红婵和陈芋汐搭档女双后,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两人从未丢失过金牌,展望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红婵和陈芋汐都会全力以赴,争取金牌。
二、看全红婵比赛有感
1、看完全红蝉的十米台跳水比赛后,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能在这么重要的比赛拿到三个满分,以破纪录的比分夺得冠军。如此优秀的表现,发生在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姑娘身上,太不可思议了,优异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挥汗如雨刻苦的训练,小姑娘只有十四岁呀,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才换来今天的成就。
2、加油,你的未来可期,希望你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争光
三、全红婵跳水算破世界纪录吗
1、全红婵跳水打破世界纪录了。
2、在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五跳三跳满分总466.2分(注:整套动作满分是477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全红婵是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伏明霞之后,中国跳水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她的得分也打破了前辈陈若琳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447.70分的该项目最高得分纪录。
四、全红婵的跳水故事
1、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开启了她的体育生涯,离家时她依稀记得爸爸说:“要为国争光。”
2、刚起步时,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
3、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4、“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全红婵在训练中的刻苦、认真慢慢表现出来了。”陈华明说,“她的成功并不完全靠天赋。”
5、全红婵是同伴中第一个登上3米板,接着是5米跳台、7米跳台……两年后,她又是第一个站在10米跳台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6、全红婵说:“也没想那么多,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教练由此得出全红婵“胆子大”的结论。
7、教练的赞许和鼓励、同伴羡慕的目光,让这个小姑娘懵懂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这块料”,而梦想的种子,也就这样悄然种下。
8、“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来看我,但是有队友和教练的陪伴,就好像在大家庭里一样。”全红婵说。
9、2018年2月,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省跳水队训练基地迎来了全红婵,她在试训中锋芒初露,教练何威仪至今记忆犹新。
10、“别看她身形小,身体素质远胜同龄女孩甚至男孩,跑得最快,30米4.5秒,肋木举腿10个用时13秒,身体里蕴藏着与体型不相称的能量。”何威仪说,想家、会哭、畏惧,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但全红婵目标明确,经过鼓励后,没有再退缩过。
11、全红婵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不是爱哭包。学新动作时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欢跳水了,鼓励自己坚持。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
12、大哥哥是指同样来自广东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10米台双料冠军陈艾森和东京奥运会男子3米板双金得主谢思埸,大姐姐则是“跳水女皇”郭晶晶。
13、“教练经常说,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榜样,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有了心中的榜样,全红婵训练更加投入。练体能、练基本功、上翻腾器训练、一次又一次从高台跳下……
14、“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用了一年零几个星期的时间。”全红婵说。
15、2020年10月,在开赛前三周刚刚掌握5个全套比赛动作的全红婵首次代表广东队,出战全国跳水冠军赛并一举夺金,力克陈芋汐和张家齐等世界冠军。“爆冷”“黑马”“出乎意料”……此后她的每一次亮相,带来的都是惊叹号: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中两夺冠军,以总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奥运资格。
16、2020年底全红婵进入国家队,由于疫情期间阵容精简,队里特意指派专人在生活中引导她,由经验丰富的广东籍队医负责康复,再加上教练的专业指导,全红婵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