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都写了周瑜,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感情肯定是不同的。首先,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两个人的境遇不同,苏轼遭贬,而杜牧正春风得意(时任黄州刺史)。苏轼写周瑜,一代儒将,风流倜傥,年纪轻轻便建立伟大的功业,由此联想到自己,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郁愤,感慨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2首诗之间的意象,人事,情感各有什么特点
1、《雨霖铃》——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
2、开头三句写别时景,地点,节序。“都门”两句,写词人矛盾心情。“执手”两句,写恋人的眷念之情,难舍难分。“念去去”三句,写远别相见无期,离愁之深。
3、下阕:写别后痛苦,伤情无限。
4、开头两句,陈述离别情,点明主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实写,明写景,暗写情,名句绝妙。后四句,写离愁之深,令人神伤,无穷意味。
5、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通过不同侧面,层层刻画,步步深入,使得意境全出,出人意料。
6、重点难点分析:
7、晓风残月,设想酒醒后岸边之景。这里,“晓风残月”更是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试想,今夜酒醒之时,不见心上之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如钩,这情景该是多么令人伤情?无怪有人以此句来代表柳词,就在于它集中了足以触动离愁的意象来淋漓尽致地表现这种无法排遣的愁怀。
8、《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9、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的自然结合。
10、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 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的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11、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下去。“人道是”三字用的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12、第一、二、三句总写了长江,引起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了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描绘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13、这一名句承上启下。“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字最有表现力,为什么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最有表现力的字有“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这些词语形象生动,描绘出了赤壁之战的壮阔景象和苏轼心中的感慨。其中,“大江东去”表现了江水的壮阔和浩渺,为全词奠定了气势磅礴的基调;“乱石穿空”则形象地描绘了赤壁山崖的陡峭和险峻;“惊涛拍岸”和“卷起千堆雪”则从声音、色彩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景象的壮美。这些词语不仅具有高度的表现力,还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四、为什么赤壁赋写曹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周瑜
因为赤壁赋与念奴娇的思想表达不同,前者是为了表达,就算是曹操那样的风云人物,现在也不正了,感慨世事变化无常;后者是用周瑜这样年轻俊秀人物能做出如此大的功业,凸显自己的一事无成,表达悲戚的感情。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3、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