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八区指哪几个,宜良县属于吗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

昆明八区指哪几个,宜良县属于吗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

一、昆明八区指哪几个,宜良县属于吗

昆明市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3个自治县。昆明市人民政府驻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宜良县是隶属昆明市的县。

二、昆明宜良县适合居住吗

答,昆明宜良县是很适合居住的地方,傍山,傍水,傍凹地,气候适合,一年四季不冷不热,之前的宜良新米远近闻名,人人喜爱,和遮放米有得一拼,久负盛名的烤鸭,香气可飘到北京,在煮上几条杨宗海的鱼,一醉方休,差不多快到了人间仙境,大家评评,这样的胜地适合居住吗,我到已经点了个赞,

三、昆明宜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2公里,属昆明市的近郊县,具有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土地肥沃,历史上有“滇中粮仓”美誉。宜良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国家级风景区九乡地下喀斯特溶洞群;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第一高坝的柴石滩水库大坝和全程10公里的“珠江源第一漂”柴石滩漂流;四季花常开、叶常绿的万家花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又具浓郁乡土气息、田园风光的岩泉寺和万福寺。

2、九乡石林景点介绍:

3、云南有句俗话叫“地上看石林,地下看九乡”,九乡与著名的石林同属喀斯特立体景观,但其美不是峰林,而在于溶洞。景区拥有大小溶洞上百座,规模庞大、数量繁多,被誉为“溶洞博物馆”,是昆明周边的必游景点之一。九乡风景区位于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自治乡境内,景区内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有壮丽的山川峡谷,也有瑰丽的地下溶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景点包括:荫翠峡、惊魂峡、雄狮厅、雌雄飞瀑、神田等。

4、进入景区,首先要乘坐落差53米的观光电梯下到谷底的荫翠峡,乘坐游船在最窄仅有丈余的峡谷中穿行,两岸的石钟乳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穿过峡谷就来到地下溶洞。雄狮厅是一个穹顶倾斜的椭圆形地下厅堂,因南洞口钟乳凝石堆垒如雄狮而得名。雄狮厅高大开阔,总面积有15000多平米,洞顶为一块巨大的岩石,无任何支撑,堪称奇迹。电影《神话》里,成龙和金喜善在陵墓里飞来飞去的那一幕就是在此取景的。大厅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展厅,展示一些奇石珍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看看就好。穿过雄狮厅,是神女宫。洞内密布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缥缈迷离。走过暗河上的叠虹桥,进到卧龙洞。

5、交通

6、昆明东部客运站每天有多部中巴车至宜良县城,再换乘中巴车至九乡即可;昆明火车站包车往返大约每车400-500元。

7、阳宗海位于澄江县、呈贡县、宜良县的交界处,因南诏大理国时期强宗部落生长在这里而得名,明朝、清朝时称为明湖,元朝时改称“大池”。阳宗海的形状像一只鞋子,两端宽,中间窄,物产多样,风光秀丽,水质清澈,湖边群山陡峭。据《澄江府志》记载:“此湖每遇晴空,云敛静影澄碧,渔歌互答,帆船往来宛若画图,景谓“明湖澄碧”,为明、清时阳宗县的四景之一。”如今有“高原明珠”、“高原夏威夷”之美称。

8、海拔1770米,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湖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30米。阳宗海为高原断陷湖泊,湖岸平直,湖底凹凸不平,有岩洞暗礁,水色碧绿,透明度高,为淡水湖,湖内盛产著名的金线鱼。

9、阳宗海四周,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东南的龙泉寺,后依石壁, 前瞰湖水,山腹涌出一泉,清澈明净。寺旁有古树1株.直径约2米,树龄已逾千年,枝繁叶茂,浓的蔽天。南面的小屯村,相传为三国时随诸葛亮南征将领关索屯兵之处,村人至今仍演唱古老的傩戏,俗称"关索戏"。村西南报国寺后有7块巨石,天然排成北斗星状,人称"七星北斗",附近的村子就叫"北斗村"。每逢夏秋季节,登高俯瞰阳宗坝子,各村寨均清晰可见,唯有北斗村烟笼雾罩.一片茫茫.古人称此奇景为"斗村烟雨",别具一番风光。

四、昆明市宜良县有多少人

1、现在有45万。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47万人,非农业人口4.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万人,占总人口的7.69%,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2.29万人,回族4571人,苗族1678人。    位置面积: 宜良县在昆明市东南,地处北纬24°30′~25°17′、东经102°58′~103°28′之间。东临陆良、石林县,南接弥勒、华宁县,西与澄江、呈贡县及官渡区毗邻,北与嵩明、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其中盆地、谷地占11%,山地占88%,水域约1%。县城匡远镇海拔1536米,距昆明市区54公里。

2、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部。西晋属晋宁部。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国时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国时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1284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县改属曲靖专区所辖。1983年10月划入昆明市。

3、行政区别: 2001年,全县辖匡远、汤池、北古城、南羊、狗街、草甸6镇及马街、北羊街、蓬莱、九乡、耿家营、竹山6乡,其中九乡为彝族回族乡,耿家营为彝族苗族乡。12个乡镇下设133个村民委员会,4个,1015个村民小组。

4、地理气候: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山脉属梁王山系,主要山岭有老爷山、老黑山、竹山等。境内最高点是汤池镇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最低点是竹山乡老熊箐尾巴(海拔1270米),山地、谷地与坝子相间分布为地貌总特点。坝子有宜良、凤鸣、草甸、马街等4个,宜良坝子在全省坝子中排序第30名。水系属西江水系南盘江上游区,除南盘江外,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还有贾龙河、麦田河、獐子坝河、摆衣河和巴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人文历史:"滇中粮仓"的由来

5、宜良坝子气候温暖,每拔1510-1667米,年平均温度16.3℃,最冷1月,平均温度8.1℃,最热6-7月,平均温度21.8℃。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912.2毫米。适宜水稻、蚕豆等农作物生长。历史上境内夏粮、秋粮收获期比周边邻县早2-4个节令。土地肥沃,农业恳殖率平均达31.3%。水利资源丰富,地表水年4.6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1.05亿立方米,年入境容水19.96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25.64亿立方米。天然湖泊阳宗海,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最大库容6.02亿立方米。

6、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滇中粮仓"打下基础。汤池渠的开凿和续修,使宜良坝子水稻栽培有了重大突破。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69),沐春莅临宜良视察,感慨阳宗海水就在附近而不知其用,造成大片土地荒芜,于是在当年冬天,命云南都指挥,发卒15000人开挖渠道,自汤池阳宗海口取水,费时1月余峻工。汤池渠的开凿,给宜良坝子带来生机,改雷响田为自流灌溉。建文四年天旱,芒种产后雨量十分稀少,附近州县难以栽插,只有宜良首毕农事。清、年间修建兑冲沟、永济沟、七村大沟,民国时期整修文公、龙公渠,引水渠道扩至20余条,小坝塘达150件。形成了宜良坝子地盘江南岸的流灌系统。光绪七年(1881)年刘慰三载:"省城食米,全赖宜良、新兴(今玉溪)。"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滇中粮仓"。1950年后修通二干渠、和平渠、云鹤渠、英雄大沟等,随着小(一)、小(二)型水库的兴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面规划、扩建水库和建设水浇地工程,至1998年全县有中型蓄水工程1件,小(一)、(小)二水库106件,有效灌溉面积22.5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8.1%。正在建设中的,可蓄水4.3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1.9万亩。

7、宜良土壤肥沃,种植技术的娴巧,稻米品质的佳美,是获"滇中粮仓"的重要因素。据考古发现推断,县境水稻生长历史不少于3500年。唐南诏时期已形成每年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20世纪70-80年代,在土地利用,合理施肥,良种引进,合理密植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提高,宜良紧紧围绕优质水稻基地的建设,粮食产量连年增收。1981年实现亩产千斤县,1993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水稻种植13.7万亩,总产8677.7万千克,平均单产950千克,列为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粮食产量名列全省第十名。

五、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还准建大棚吗

1、可以建的。

2、一般耕地建大棚没问题,不是违建,但是建猪舍就算违建。建大棚不用报批,建猪舍需要按设施农用地报批,需要当地政府同意,要符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16167)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686ak.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