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命烈士或模范人物故事
1、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2、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3、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4、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5、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6、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7、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二、湛江的革命事迹有哪些
乐民起义、革命烈士黄学增的故事、五老革命事迹
三、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
革命烈士任常伦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有一次部队与伪军混战在一起。有一个战士被五个伪军围住,情况十分危急。他怒不可遏,大喝一声,在敌人一愣神之际,猛扑向前,端起三八大盖连续刺翻3个敌人,其余敌人吓得抱头鼠窜,战友得救了,他们继续向敌人冲去。
四、江苏省有哪些英雄事迹
1、沈云楼烈士,年仅17岁就献出宝贵生命。他是从水乡兴化垛田走出来的,是兴化在外地最早牺牲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之一。去年,他当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南京30位模范人物之一。陶行知的得意门生沈云楼,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兴化垛田镇湖西口村。幼时生活于农村,目睹灾民劳苦终年,不得温饱,时作不平之鸣。
2、他志向远大,言行与大众异,不满足于家庭生活之安乐,立志为人民做一番事业。
3、1929年,他进入晓庄师范后,有幸得到校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和熏陶,他拥护陶先生推行“改造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崇敬陶先生之为人。
4、在晓庄师范地下党组织的教育下,他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热情地为党做社会工作
五、革命烈士的小故事(几句话盖括)
1、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2、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3、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4、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5、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公,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北陵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