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界的名人有哪些 张瑞敏的管理艺术

管理界的名人有哪些 张瑞敏的管理艺术

一、管理界的名人有哪些

◎<泰罗> ◎<法约尔> ◎<梅奥> ◎<马斯洛> ◎<麦格雷戈> ◎<巴纳德> ◎<德鲁克> ◎<孔茨> ◎<波特> ◎<赫茨伯格> ◎<麦克利兰> ◎<菲德勒> ◎<卢桑斯> ◎<伯法> ◎<西蒙> ◎<明茨伯格> ◎<大内> ◎<圣吉> 任正非 江南春 冯仑 石川馨 盛田昭夫 沃伦·巴菲特 蒋锡麟 安迪·格鲁夫 彼得·德鲁克 王永庆 李彦宏 王石 牛根生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丁磊 马云 傅成玉 埃里克·施密特:Google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之父 迈克尔·哈默 丁磊 杰克·韦尔奇 山姆·沃尔顿 亨利·福特 卡尔·本茨 艾尔弗雷德·P·斯隆 张朝阳 丹尼尔·卡尼曼 彼得·杜拉克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 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 鲁伊兹 迈克尔·波特 陈天桥 新加坡首富郭令明 杨元庆:天才的企业家 TCL李东生 唐俊 阿里巴巴的马云 迈克尔·戴尔 IBM的郭士纳 英特尔董事会主席格鲁夫 三星老总李健熙 黄光裕 柳传志 汤姆.彼德斯 史蒂芬.柯维 张瑞敏11月

二、张瑞敏的能力

海尔的日益壮大,离不开张瑞敏极强的计划和决策能力。

三、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提出的

1、“人单合一”全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为员工,“单”即是市场目标,并不仅是狭义的订单,而是广义的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融为一体。而“双赢”则体现为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2、员工成为了自主创新的主体,由此形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一个新格局。即由原来员工听企业的,现在变成员工听用户的、企业听员工的为用户创新的方案。

3、人单合一双赢的本质是: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也就是说,员工有权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

4、以人为核心啦,既以员工为核心也以消费者为核心。

5、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6、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30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7、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致力于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制定者,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8、“海尔之道”即创新之道,其内涵是:打造产生一流人才的机制和平台,由此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文化。同时,海尔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观念,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适合企业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战略落地,抵御诱惑的基石。

9、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

10、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11、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张瑞敏的管理艺术

12、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13、“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14、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15、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16、这一基因加上每个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17、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18、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19、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20、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21、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22、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23、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员工、用户、股东。网络化时代,海尔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24、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25、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四、张瑞敏体现了质量管理的什么思想

体现了质量管理的精细、精品、精致。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SST市场链管理,张瑞敏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

五、张瑞敏接手海尔的故事

1、1984年,张瑞敏接手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冰箱厂厂长之位,这就是命令赶鸭子上架。那时的青岛冰箱厂就是一个烂摊子,在它之前已经换了3个厂长了,负债147万,工厂已有800多号工人。大锅饭时代,每天没有工作做也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工厂里乱成一团糟,上一个小时就溜班的、随地大小便的、带工厂的东西回家的,比比皆是。

2、张瑞敏知道这个一个烂摊子,他秉承着自己的“想做最好就做最好”的理念,上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工厂树立起规矩,制定了“十三条不准”,明确规范了工人的一些行为,那会还是手写在红纸上的。

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张瑞敏的管理下,工人们也变得老实起来,工厂也有个工厂的样子了。张瑞敏马上又着手从德国引进当时先进的生产线,并亲自带队去德国学习。从德国学习回来之后就开始工厂的生产。

4、这也就是为什么起初海尔的LOGO是两个人的原因,一个是中国的海尔,一个是德国利勃海尔,两个小孩象征着朝气蓬勃和关系友好。

5、1985年,他的一个朋友想要买一台冰箱,结果让张瑞敏脸上无光,因为连续挑了很多台,都是有问题的,最后不得不勉强挑一台拉走。朋友走之后,张瑞敏立即对仓库里的400多台冰箱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了76台有各种各样缺陷的冰箱。

6、张瑞敏马上召开工人大会,询问大家的解决办法,很多工人都表示,可以用作员工的福利,毕竟一台800块钱的冰箱相当于普通工人2年的工资,并且上面领导也表示,可以作为不合格品出售,但都被张瑞敏给否决了,并表示要砸掉这76台有问题的冰箱,当众就拿起大锤砸向了冰箱,而这一砸,虽然砸得工人们心痛,但却砸醒了工人们的品质质量意识,更是砸出了一个民族品牌。

张瑞敏的管理艺术

7、后来张瑞敏在接受采访中说到:“除了进口设备外,我们最正确的决定是砸碎76台有缺陷的冰箱,如果不封锁这条路,迟早会有问题,要学会尊重市场”。

8、从此之后,海尔生产出来的冰箱的质量都非常过硬,并且3年后还拿到了冰箱行业的第一枚国家质量金牌,海尔也迅速在国内打开了市场。

(13115)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686ak.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